一、何谓“间”:以“偏斜”为表象形态
二、“间”的“地下声部”:“偏斜”的存在论维度
三、“间”的“表层声部”:“偏斜”的社会性维度
结语
文章摘要:日本当代左翼思想家对"间"的阐释立足日语文脉的词源学含义,批判继承了和辻哲郎对"人间学"与"间柄"的讨论;同时,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想也是其理论土壤。"间"一方面显示为存在层面主体内部的"主体性的偏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向外部的他者所关联的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性。最终,基于一种关系性阐释,"间"提供了理论从传统本体论立场向关系性立场转化的契机,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上使得文学艺术研究以多元关系视角切入日常伦理,成为真正的"人学"。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532/j.cnki.1002-9583.2022.01.006
论文分类号:I313.06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批评》 网址: http://www.zgwxpp.cn/qikandaodu/2022/0126/669.html
中国文学批评投稿 | 中国文学批评编辑部| 中国文学批评版面费 | 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发表 | 中国文学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文学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